会议现场(一)
12月7日,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光明日报文艺部主办,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新时代·新力量·新展望”四川新文艺群体发展研讨会暨《文艺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首发式,在成都隆重举行。省委、省人民政府、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光明日报社、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北京工业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文化旅游厅、省民政厅、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四川省文联、人民日报四川分社、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艺术报、华西都市报等,四川文艺界相关专家学者及新文艺群体从业者代表,约200人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研究新文艺群体如何在新时代发挥新力量。据悉,这是中国文艺界首次举行该类研讨会。会议首次披露了四川新文艺群体调研报告的相关数据,为中国文联和省委省政府加强文艺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自贡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刘建勇,以及自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8篇新文艺群体论文作者王余、周云、曹念、周宪、王明亮、虞克义一行6人,参加了研讨会。
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邓凯致辞,第九届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夏朝致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出席并讲话。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作《新文艺群体:文艺繁荣兴盛与文化强省的有生力量》的主旨演讲。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主任、教授范玉刚作《积极培育社会力量是夯实文艺繁荣兴盛的社会基础》,北京工业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导王国华作《新技术与旧藩篱──论“四新”群体的变革力量》的专业演讲。举行了由四川省文联编辑,120余万字、汇集调研过程中280个生动案例的《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四卷本丛书首发式。收录新文艺群体论文的《“新时代·新力量·新展望”四川新文艺群体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也在研讨会上发行。
四川新文艺群体发展研讨会分组讨论,获得了更鲜活、丰富的内容。第一组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评协主席李明泉主持,四川省评协副秘书长白浩点评。第二组四川省评协副主席徐登明主持,四川省评协副秘书长李立点评。第三组四川省评协副主席李若峰主持,四川省评协副主席罗庆春点评。
自贡市评协的王余、虞克义,曹念、王明亮分别参加第一、二组讨论。王余通过理论阐述和新文艺特点分析,作题为《充分发挥新文艺群体作用,努力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发言;虞克义通过荣县农民漫画等草根艺术分析新文艺群体的贡献、荣县绿食佳农业公司同农民漫画相互依存积极发展“乡村振兴”,作题为《浅论新文艺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贡献和魅力》的发言;曹念通过自贡“井盐画风”为主题的新文艺群体的形成与贡献,作题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时期的“井盐画风”群体研究》的发言;王明亮通过沿滩农民版画、徐氏雕刻、沿滩故事画本、双石农民漫画等乡村文艺艺术之路的初探、贡献分析和共建美丽新村的阐述,作题为《青年文化理想与美丽新村的集体构建》的发言。会议专家充分肯定自贡彩灯行业三十多年来的成长、发展和贡献,盛赞“自贡灯会”这样的世界品牌以及“井盐画派”等新文艺群体对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发挥巨大作用;高度评价荣县“绿食佳”新型农业堪称“荣县的典型案例”,荣县漫画群体和沿滩农民版画等足以已成为引领对乡村文化、服务最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现实版范例。
中国新文艺群体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以自身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的新丽花朵。
据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介绍,四川省文联于2017年3月正式启动针对新文艺群体、组织的大调研活动。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各类新文艺群体、组织共有8.39余万家,从业人员超260万,注册资金达3600亿元,拥有巨大发展潜力。根据发展实际,四川省文联将调研对象分为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新文艺聚落和新文艺个体工作者(简称文艺“四新”)。文艺“四新”是新时期中国文艺发展的增量,是民营文化经济的一抹亮色,正成为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强新文艺阶层的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助力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先导的现代科技应用及推广,拓展新的文艺形态发展空间,形成“文化+订制”“文化+IP授权”“文化+智能创作”等新经济模式。
会议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