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幕剧:我与她
——写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
文/邓杰
题记:1937年,她,24岁。2007年,我,24岁。她没见过我,我也从没见过她。但我坚信她的“存在”。她很普通,普通得没留下姓名。“她”是千千万万在日军铁蹄下被蹂躏的中国老百姓之一。
第一幕:生命烟花
那是1937年7月某个夜晚,她不会想到几天后,一颗颗炮弹,从黑暗的宛平城上空陨落,像极了烟花,亦如生命的弧线,不断划破长空。它们义无反顾地燃烧着,怒吼出一曲激昂的进行曲。她更不会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用臂膀搂着她,囔囔低语。她问他,肚子里孩子取什么名字。他轻轻告诉她,叫和平……
这是2015年7月某个傍晚,我和朋友在咖啡厅,从华灯初上静坐到夜幕深深。看玻璃橱窗外熙攘的人流,无边无际地聊着。节日的烟花尽情绽放,五彩斑斓,似乎要将黑色的幕布嵌满。一朵朵骤然升空的烟花,放射出耀眼光芒,像极了从天而降的仙女。朋友拽着我的手,生疼生疼的。一直嚷着让我看烟花……
第二幕:疼痛记忆
那是一个冷冽的秋天,她孤独地走在冰冷的街上,瑟瑟发抖,目光呆滞。一列列凶神恶煞的日本兵穿着大头军靴,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刀尖泛着冷冽寒光,从街上走过,耀武扬威。肚子越来越大了,没人给她祝福。那些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刽子手正声嘶力竭地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她告诉自己,要好好活着,因为他说,希望在明天,疼痛会过去。几天前,父亲、母亲和姐姐被日军的炮弹炸死,而他奔赴前线,从此,杳无音信……战战兢兢的她和同村姐妹一样,用锅灰烟抹满脸,到处东躲西藏。空气中弥漫着残存的火药味,小巷尽头还传来隐约的枪声,硝烟还未尽散。
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团圆的月光倾泻人的笑语。我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削着苹果,看电视。屏幕上反复播放:中国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坚决反对日本领导人倒行逆施参拜靖国神社的报道……我冷了,身后马上会有双温暖的手,为我披上厚厚外套。突然,我手指被划破,哇一声叫起来。母亲给我拿创可贴止血,心疼地看着我,“幺儿,幺儿”,不住叮咛。我傻笑着,忽然像小孩儿一样抽泣起来,母亲手足无措。我喃喃自语:我要好好生活,生于和平年代,生于这个好时代,我该感恩。母亲和我相视而笑。
第三幕:关于幸福
国学大师林语堂曾说,幸福其实很简单: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那时,她坚信,她和他的想要的幸福一定会来到。她憧憬,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一定会生活得很幸福。她相信他说的和做的。而今,百岁高龄的她正接受记者采访,她的讲诉让我们更真实的了解那段历史。她说:之后的一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勇敢地挺了过来。因为,她相信他为之抗争和奋斗的幸福,那是天下人的幸福。
现在,过好每一天,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赶上了好时代,幸福还在后头。对面楼宇的灯光均匀散布,仿若星空一般。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在这城市璀璨的彩灯下,我脑海里出现一副副奇异图画,像拉洋片一样,一帧一帧、一幕幕片段闪过脑际。她很普通,而她的爱人他——是千千万万的不惧侵略者炮火刺刀的无名的中国军人之一。
……
这是2015年7月的街头,我望着天空,有流星划过。“哇……快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发出一阵躁动。有人告诉我,天上的星星,其实是一个个前世的人。我仰望夜空,看见远方点点如豆的光亮,肃然起敬。人群中,满头银发的她拄着拐杖,牵着个小男孩儿,她回过头对我微笑,消失在街道尽头……
第四幕:守护和平
第四幕已经上演。剧情,就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和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