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围作品选载 >> 正文
刺刀在手【散文】
2015年08月19日 17:06

刺刀在手

/邱裕华

 

 

烽火连天,号声嘹亮。

——兄弟,快亮出我们的刺刀,不要犹豫,不要退缩。面对气势汹汹的鬼子,兄弟,我们已无路可退,无处可退。身后,是父老乡亲的水深火热,是中华儿女的殷切期盼。凶残的日本鬼子抢了我们的牛羊,烧了我们的房子,杀了我们的同胞,强奸了我们的姐妹,毁灭了我们的家园。让我们手联手,肩并肩,不然,“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兄弟,快端起刺刀向前冲,不要怯懦,不要畏惧。身后,是巍巍昆仑,是万里长城,是众志成城。苍天作证,我中华儿女不可辱,我中国军人威常在。每一座山峰,见证着我们的威武不屈;每一条河流,应和着我们的英勇奋斗;每一座村落,记录着我们的浴血奋战。

回顾70年前那场事关民族存亡的抗日战争,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其中,就有中国军人与日本鬼子的白刃战。观看电影、电视、小说,在敌我双方的殊死战斗中,最后的场景往往是刺刀对刺刀。这样的场景,在电影《三进山城》、《血战台儿庄》和电视连续剧《亮剑》、小说《敌后武工队》等许多作品中,都有或艺术或真实的再现。每次看得都让人热血沸腾,满怀敬意。其实,在真实的战场上,战至最后,也十有八九是中日军人的白刃战。平型关、台儿庄、万家岭等战役,都有敌我双方刺刀的较量。

刺刀在手,中国军人舍生忘死。许多史实表明,抗战初期,在刺刀战中,不管是技术还是体力,中国军人根本不是日本鬼子的对手。在百团大战的白刃战中,要对付一个日本士兵,至少需要三个八路军战士。在台儿庄会战中,有日军士兵在日记本中记载,他和两名同伴结成三角刺刀阵,刺毙中国士兵七人后生还。可见,我们面对的敌人有多么难以对付。可是,刀光剑影中,一个个战士倒下了,一个个战士又迎上去了。在白刃战中战死的少年,有的还只有十六七岁,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但是,他们依旧无所畏惧向前冲去,在战场上舍身拼命,鲜血浸透了大江南北。

刺刀在手,中国军人斗志昂扬。面对凶悍的鬼子,一脸菜色的中国军人虽然不是对手。可是,一个个中国军人有知耻后勇的决心与意志,有誓不低头的胆量和勇气,更有不当亡国奴的信仰与血性。他们在对方刺入自己身体之后,迎刃而上,也刺中对方,同归于尽。他们在身边的战友倒下后,仍然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用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压倒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在19395月的河南滑县五龙镇战斗中,两个连的八路军与一百多个鬼子展开拼搏,李仕亮在先被鬼子刺伤小腹的情况下,临危不惧,按照平时训练的技术,抓住战机,接连刺死三个鬼子,获得战斗英雄的殊荣。

刺刀在手,中国军人英勇顽强。在1943年著名的石牌保卫战中,战事最激烈的时候,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上,突然三个小时听不到枪声,这不是双方停战休息,而是仗已经打到无法开枪的程度了,敌我两军扭作一团展开肉搏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白刃战就此爆发。两军在此弹丸之地反复冲杀,最后,中国军队以弱胜强。这场战斗,被西方军事家誉之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刺刀在手,中国军人敢于胜利。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对垒智者强。面对器不如人,技不如人,中国军人为了对付日本鬼子,他们想尽了各种招数。除了合力对敌外,他们努力提高刺杀技术。八路军曾用一年时间练习刺杀,吕正操的麾下部队在战斗间隙一般只做两件事,除了吃饭,就是刺杀训练,而且,强调实战化。到了抗战末期,在白刃战中,八路军彻底扭转形势,一个十几岁的新兵就能刺死几个日军。他们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微风,打得鬼子开始落荒而逃。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历史给出了结论:中日两军之间的白刃战,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完胜而落幕。

刺刀紧握在手,中华儿女永不可辱中华民族不可欺

祖国铭记于心,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中华民族永远屹立!

来源:征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