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围作品选载 >> 正文
走进抗日模范村纪念馆【散文】
2015年08月18日 17:07

走进抗日模范村纪念馆

文/黄根华

 

 

有这么一个小地方,演奏着一段沉重的历史。今天我踏着追寻先烈的脚步,翻开了那段不堪入目的过去。

在孝义市兑镇镇石践村抗日模范村纪念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件件展品前,我仿佛看到英雄的吕梁儿女生活、战斗、抗争的痕迹。雨轻轻从脸庞拂过,我就回到过去:刀光剑影、炮火弥漫,年轻的妈妈怀抱着不满周岁的婴儿,年迈的爷爷推着装载全家财产的鸡公车,敌人的炮火逼近吕梁山,身后是一排排的枪——一个民族在呻吟,在流血,跪着不能求生,那么只有站着求死。为保卫家园,吕梁人发出了抗战的最强音,与日军殊死搏斗。仅仅从1938年3月到1939年底,他们与敌人进行了78次战斗。在这个小山村里,百户人家,就有108人主动参加抗日革命队伍,23位英雄血洒疆场,为国捐躯。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丰碑。

在报国亭前,凝重是唯一的色调;在幽静的小山村里,有着石板路,青苔遍布其上,不知有着多少年的光阴,给人以思虑遥远的心境。在这如画的景色中,历史也似乎停止了走动。然而,我的心却是汹涌澎湃的,耳边回响的依然是枪炮声、呐喊声、抗战的歌声、人民的呻吟声……

漫步在纪念馆内,我边走边回忆着,有小学生从身边轻盈而过,就好像是一阵风。风中传来了老师和讲解的声音:“出人出力出钱出物石像人与抗日共存;打寇打鬼打奸打特石像村与国土共在。(石像村即石践村)”这是多么无奈又多么豪迈的声音啊:脚下的土地是先辈留下的命根子,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使这里成为抗战战略展开之地、根据地核心之地、英雄的诞生之地:十二岁的冯万金年龄最小,硬凭死缠当上了决死队的通讯兵;五十多岁的冯致中年龄最大,当时连家里的事也顾不上安排就追赶部队参了军;皮影戏老艺人冯廷云,一次将四个儿子送上了抗日前线;冯光仁、冯光礼、冯光智弟兄三人也是一起参加抗战的……鲜血把土地染红,抗战的旋律,荡气回肠在这片仅有3.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沉思在石践村,虔诚是心灵的自我要求。不想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历史的我,只能以文字来纪念那个时代:民族多舛,吕梁有幸。正因为有了3万余名吕梁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在这片热土上用鲜血谱写出了一篇篇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篇章,才有了吕梁的英勇,才有了中华儿女的膜拜。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将穿越时空的隧道,虔诚去倾听,去感受那一段悲惨的历史。

我们终于走过了那段历史,不是吗?我们正在抗日模范村纪念馆里成长为新的吕梁人,昂首阔步走在圆梦的另一个起点上,谱写着复兴路上的最强音!

来源:征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