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围作品选载 >> 正文
民族伤痕与文化记忆【散文】
2015年08月18日 16:36

民族伤痕与文化记忆

——写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

                              文/刘彤

 

 

大凡是流淌着中华民族血液的炎黄子孙,无论现在生长在何处,对70年前那场悲壮的史诗性抗争,都应永存着最深刻的记忆。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扬起的埃尘终将落定,而曾经碾下的车辙,似乎却能历久弥新。高尔基曾经说过:“比起大自然来,历史对人类的感情更严酷,更残暴。大自然要求人们仅仅满足于天赋的本能,而历史却要强制人的理智。”如何面对伤痕,如何反思历史,又如何重复记忆,是值得众多中国人去思考的重要课题。

2015年的清明节前夕,央视隆重推出了《重读抗战家书》系列节目。战争的硝烟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散去,但抗战英烈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像一道道无法消褪的伤痕戳痛着民族的记忆。尤其是在《一封迟到二十一年的家书》一期节目中,编导给观众再现了川籍抗战巾帼英雄赵一曼大无畏气概的别样一面,她在生命的最后,给儿子留下了一封家书,整整迟到了21年——“宁儿,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孩提时,每当看到影视片或小人书里反映抗日战争的场面时,心里都会莫名的涌动起超越肌肤的疼痛;而今,长大成人的自己,坐在客厅里和妻子看完《重读抗战家书》系列节目之后,时间仿佛凝固在了这一刻,心里反复体味着多年来伴随着的“疼痛”感,却触摸到了“疼痛”后的“伤痕”。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伤痕”的认识,都会有些许情愫饱含其中。从《诗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到《楚辞》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在面对“伤痕”时的绝望与悲壮;从唐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到《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在面对“伤痕”时可以将伤感化为一种“怀念”;直到70年前那场持续8年的浩劫爆发,诗人们流离失所、奔走救亡,连摆一张书桌的地方都飘散着枪林弹雨后的气息……伤痕是什么?伤痕似乎演变成了一个民族对于另一个民族的仇恨。

中国是一个懂得自省的国度,自古以来人们面对曲曲折折的历史“伤痕”,都会从“唤醒”走向“疗愈”,最后再走向“创造”。如何面对历史,大致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的胸怀和气魄,更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这种文化的背后既积淀了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又包含了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那就是在“最危险的时候”,筑成“新的长城”,那就是在危险过后,用行动去思考“伤痕内核”时的自省。有人说,人的“胎记”就是前世的“伤痕”,美国学者甚至认为抚摸“胎记”就可以唤醒前世的“记忆”。“胎记”之于“伤痕”说,当然源于人们对于人世轮回的幻想,传达着一种对于生命循环的渴望。如果我们的民族也有“胎记”,那么应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还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呢?这些当然都能从一个历史的节点去描绘我们民族的“胎记”,但又不能完全展现这个“胎记”的深沉与博大。如何看待这个“胎记”,就能折射当今中国在逐梦过程中面对历史“伤痕”的态度;如何运用这个“胎记”,更能体现国人在“唤醒”“治愈”“创造”过程中的“问题导向”与“科学思维”;而敢于去揭开这个作为前世“伤痕”的“胎记”,那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勇于带领13亿人民、一个敢于依法治国、一个不畏改革艰辛和一个必将带领我们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

对于“伤痕”的记忆,我们总会想起一种“文学范式”。在那段长达十年的黑暗之中,无数的中国人被莫名的卷入这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浩劫之中。“极左”思想一度统治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混淆黑白,颠倒是非,人们在肉体和心灵上受到双重的伤害和折磨。噩梦醒来,敏感的作家再一次走到了时代的前列,掀起了“文革文学”之后的第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潮流——“伤痕文学”。 作为一个时代的“证言”,“伤痕文学”无疑真实记录了那一时代的血泪。但是如果作为一种“民族伤痕”记忆的形式或者态度,无疑被赋予了太多的悲剧精神。那么面对诸如抗战等在内的“民族伤痕”,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正确“记忆观”呢?

面对“伤痕”,过于夸大“伤痕”在空间维度的作用,就势必会加深人们对于创伤、苦难的感知;面对“伤痕”,过于强化“伤痕”在时间维度的影响,也必将会阻碍人们对于“伤痕”本身的反思。正确记忆“伤痕”的观念,一定是从空间维度出发,寻回历史的血脉,又以时间维度为线索,回溯“伤痕”的同时又探求“伤痕”的本质,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一种对于“伤痕”的“反思”。反思“伤痕”,是一种智者的表现,是一种从容的心态,更是中国人民在经历了最为悲壮的历史岁月后,发出的最响亮的时代音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反思“伤痕”,是以民族灵魂的价值观念体系为核心,是以政治及文化精英手下幻化的文本为载体,二者在互动中共同塑造一个民族的整体意识和气质,这就是——文化记忆的内核。

“5.9”是卫国战争胜利的日子,也是俄罗斯最盛大,最光荣的日子。70年过去了,人们对胜利的喜悦感情依旧,对那代人强大的精神力量钦佩依旧,对生命的无比珍视依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军民以2700万生命的巨大代价,终结了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胜利换来的尊严与自信深深融进了俄罗斯各族人民的血脉,成为无法磨灭的集体记忆和精神火炬。习近平主席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与国际友人一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是“文化记忆”对“历史伤痕”的最好回应。

文化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当前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重大社会实践中,而且还在更为宏观的历史层面上发挥着强大的渗透力和整合力,构成了人类物质与精神的全部。如何发挥好文化在“记忆民族伤痕”中的作用,既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检阅国人综合素养的重中之重。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历了诸如70年前的那些“伤痕”后,我们最终会选择一种很好的“记忆形式”,并且在不断反思中去重新审视自我、审视历史、审视未来!

是的,将民族伤痕培育成一种文化记忆。

来源:征文大赛